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美术网 >> 艺术资讯 >> 书法新闻 >> 文章正文

《郑板桥年谱》遭遇出版尴尬

 
  一位民间凡人怀着对中国古代著名艺术大师郑板桥的崇拜与景仰,历时十年潜心研究,终于撰写成了长达50万字的书稿《郑板桥年谱》,书稿的选材和内容都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的肯定。然而,在作者党明放先生将书稿相继寄给几家出版社时,出版社有关负责人虽然认可了书稿的质量,却以书厚价高、担心印数上不去为由拒绝出版此书。
  党明放先生是陕西蒲城人,从事过多年的摄影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很多年以前就开始仰慕郑板桥的为人之真、为官之善、为艺之美了,1995年便萌生了“传递板桥人生艺术的文化价值”的念头。《郑板桥年谱》是一部涵盖了艺术大师郑板桥先生一生的事迹及著述等活动的编年体史书,其记事始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迄于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吸纳了历代研究郑板桥先生的一些文集、书画中的相关史料精华,并收录了谱主郑板桥的一些珍贵墨迹影印及遗踪照片百余幅。据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艺术设计与创作研究室研究员翟墨教授和扬州市文联主席丁家桐老先生对此书稿评价相当高并作了序,称《郑板桥年谱》广搜博采,收罗详尽,不但人生行迹与书画作品系年系时,且附原作,原作又附注释,可谓是迄今最新最全最厚重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党明放曾将书稿先后寄给北京、上海、安徽、重庆等地数家出版社,但都因种种原因而未能谈成出版事宜。到记者发稿时,党明放先生还在积极寻找出版社进行合作。
 
 

 

文章录入:郭利娜    责任编辑:郭利娜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今日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