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
明代自成祖至思宗十三个皇帝的陵墓
。 位于今北京昌平天寿山南麓。
陵区三面环山。自南面入口至长陵约
7 公里长的神道上, 布置有一系列建筑、石像生等,
各陵平面均呈长方形,
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其中以长陵地面建筑规模最为宏伟。该陵总体布置系遵南京孝陵规制,
主体部分由陵门、祾恩门、祾恩殿、
内红门、石坊、
明楼和宝城等组成。
其中祾恩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重檐庑殿顶 ,
下设三层白石台基。殿内用六十根整材楠木为柱,中间四柱直径达1.17米,居现存殿宇中木柱之冠。后部为地下陵寝部分,尚未发掘。长陵西南侧是埋葬明代第十三帝神宗的定陵所在
, 1956年开始发掘其地下部分。因其气势宏伟,建筑豪华,今人誉之为?#22320;下宫殿?该地宫离地面27米
,由五座石拱券结构的殿堂组成,
各殿入口设有整块汉白玉雕制的大石门。中殿摆设三张汉白玉宝座和三口青花云龙大瓷缸,缸内注满香油,供点长明灯用。后殿安放皇帝及两帝后棺木。其他出土随葬器物等多达三千余件。 <
图 > |